水處理藥劑——既是救命的稻草,也是慢性的毒藥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這話不光對人來講有道理,對于污水處理,也同樣適用。
在環(huán)境治理的大背景下,各地排放標準跟比賽似的,一個比一個提的高,你這邊出水標準一級B是吧,那我這里一級A,那你都一級A了,我非得提到地表水標準不可。
以前我的污水廠是針對一級B建的,通過生物處理也可以輕松控制總氮指標,現(xiàn)在要提到一級A甚至地表水,要么改擴建,要么上藥劑,才能滿足排放要求。
在排放標準提升的壓力下,水處理藥劑市場規(guī)模蹭蹭的漲,根據(jù)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的預測,2025年水處理藥劑市場規(guī)??蛇_476億元。
也就是說,每個污水廠都已經無法離開水處理藥劑。雖然藥劑的種類有100多種,讓人看著頭暈,但是對于污水處理來說,正規(guī)的其實就3大類,一類是針對脫氮用的碳源,一類是針對除磷用的混凝劑,還有一類是針對污泥脫水用的調理劑。還有一個另類是“李鬼”——“COD 去除劑”。
一、什么?總氮又超標了?上藥劑啊
由于管網滲漏的問題,我國普遍存在進水COD低,C/N低的情況,這就造成反硝化菌缺乏營養(yǎng)物質,干活效率慢,總氮超標。為了提升反硝化效率,污水廠就需要投加外碳源。
使用外碳源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度依賴外碳源,往往會造成2種后果。
一個是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很多污水廠不充分利用內碳源就盲目投加外碳源,其中大部分外碳源用于消耗過量曝氣的氧氣,大量的碳源被浪費,增加了污水廠的運營成本。
據(jù)估算,一個100,000 m³/d的污水處理廠為購買相當于20 mg-HAc/L醋酸(HAc), 每年花費大約300萬元人民幣(約45萬美元),甚至更多。
另一個是過量投加外碳源,會導致二次污染。
最直接的就是COD超標。
2018年,彭澤縣磯山工業(yè)園區(qū)污水處理廠因為總氮值高達60.5mg/L,所以往污水系統(tǒng)中投加大量碳源,導致COD出水超標,結果被罰款240萬。本來是總氮超標讓人著急上火,結果光顧著控制總氮,沒想到COD又超標了,這就像是和面,一會兒水加多了,一會兒面加多了,面總是和不好。
還有污水廠因為投加量很大,造成污泥膨脹的。
因為大量的碳源進入曝氣池后,會引起非絲狀菌膨脹,也就是所謂的沖擊負荷帶來的膨脹,這種膨脹帶來的后果之一就是二沉池堆滿了泡沫,還有就是出水COD肯定也會升高。
二、生物除磷根本不行,趕緊上藥劑
干環(huán)保這些年,一說到除磷,大家基本反應都是除磷就得靠化學手段,生物除磷根本達標不了。
事實上,由于生物除磷和脫氮之間存在矛盾,要做到達標需要污水廠具有很強的運營能力,而化學除磷只要往里加藥就行,不是生物除磷不行,而是人懶,不愿意干麻煩的事情,而且大家都用藥劑來除磷,我用藥劑肯定也沒錯啊。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但是化學除磷也存在2大問題。
首先是費錢。
近幾年來為了應對總磷指標,幾乎所有污水廠都在使用除磷藥劑,并且為了保證效果,一般都是過量投加。市場上的除磷藥劑五花八門,還打著獨家秘方的旗號不帶配料表,污水廠計算不出到底投多少,所以本著多了總比少了好的原則,大多數(shù)污水廠投加藥劑都是超量的,除磷已經成為污水廠的一項主要支出。
其次是增加了排泥量,資料表明,化學除磷比生物除磷多產生20%~30%的污泥。
污泥問題日積月累,正在逐漸壓垮污水廠。污泥出路問題得不到解決,只能悶在曝氣池中,回流污泥中的磷會再次水解,增加系統(tǒng)中的總磷濃度,而且抑制了污泥的活性,從而需要更多的碳源和除磷藥劑,還增加了污泥脫水藥劑的用量。
另外,污泥活性降低,絮凝性變差,污泥隨著二沉池溢流,要么出水超標,要么進入深度處理單元,增加了反沖洗水量。
由此可見,不合理使用藥劑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影響污水廠的良性發(fā)展。
三、COD超標了怎么辦?用“COD去除劑”
跟上面的脫氮除磷藥劑完全是兩回事,脫氮除磷藥劑過量投加雖然存在很大的弊端,但是人家好歹是真的可以去除總氮和總磷。
而“COD去除劑”用的卻是障眼法,是專門為造假使用的。
宣傳2~3分鐘就能見效的“COD去除劑”,實際成分是氯酸鈉,氯酸鈉是一種強氧化劑。實驗中常用CODcr法來測定COD含量,具體方法是在水樣中加入強氧化劑重鉻酸鉀,在高溫強酸的條件下,重鉻酸鉀消耗越多,說明COD濃度越高。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而氯酸鈉比重鉻酸鉀的氧化性更強,所以COD先和氯酸鈉反應,消耗的重鉻酸鉀就變少了,COD看起來就達標了。
也就是說,“COD 去除劑”只在檢測的時候發(fā)揮作用,是一種用來躲過督查的造假手段。
去年一月份陜西神木污水廠因為累計投加131噸“COD去除劑”被處罰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有關部門首次將此事認定為“通過篡改、偽造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方式逃避監(jiān)管違法排放污染物”。
看熱鬧的人多,使用“COD 去除劑”的行為并沒有停止?,F(xiàn)在在淘寶上隨便一搜,“COD 去除劑”還到處都是,并且評論清一色好評。客服還會提醒你,如果擔心被發(fā)現(xiàn),可以用空白袋子包裝。
還記得2018年,宜賓市一家化工廠購買了2噸無包裝標識的“COD 去除劑”,工人誤把這些“COD 去除劑”當做生產原料投料后,發(fā)生爆炸事故,造成19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4000余萬元。
教訓是血換來的,但是好像得到教訓的不包括旁觀者。
四、“救命”還是“害命”?
污水處理首先是要充分利用生物系統(tǒng)來去除污染物,在投加外碳源之前,想一想怎樣充分利用好內碳源;在利用化學除磷的時候,想一想怎么提升生物除磷的運行效果;在用“COD 去除劑”之前,想一想是不是因為大量藥劑的使用,才導致COD超標的?
在生物系統(tǒng)不爭氣的時候,使用藥劑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對藥劑形成依賴,尤其是不能因為怕違法而去做違法的事情,否則這些被我們長期大量使用的藥劑,終歸會反噬污水廠。
Recommended Posts
-
In recent years, the hygienic condition of dental unit waterline (DUWL) has gradually received attention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many local standards have been introduced. For example, Beijing issued "DB11/T 1703- 2019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terway Disinfection of Or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Units" on December 25th, 2019, while Zhejiang Province issued "DB33/T 2307-202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Dental Waterway Systems" on January 29, 2021. In fact,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issues related to waterway pollution in dental treatment units much earlier, and have made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tandards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this regard as follows: Foreign standards related to the waterway of dental treatment units In 1996, the American D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