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環(huán)保高壓的來臨,水處理項目在化工行業(y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今天為大家?guī)硭幚砑夹g滿滿的干貨。 粗/細格柵 一、操作規(guī)程 1、操作人員應熟悉粗/細格柵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2、確保電機電源線連接正確,供給電壓正常。 3、廠區(qū)粗格柵開停方法為:撥“手動”檔位,按下“開/停”按鈕為開,按起“開/停”按鈕為關,操作中觀察指示燈的顯示;撥“遠控”檔位,由中控室控制開停。 中提泵站粗格柵及廠區(qū)細格柵開停方法為:撥“手動”檔位,逆時針轉動“分閘”按鈕后按下“合閘”按鈕為開,順時針轉動“分閘”按鈕為關,操作中觀察指示燈的顯示;撥“自動”檔位,由中控室控制開停。 4、開動格柵前應檢查值班記錄,觀察進水渠道內有無大的障礙物,若有應先予以清除。 5、開動前應確保驅動鏈條和齒耙鏈條無障礙物,且松緊度合適,潤滑良好。 6、電機減速箱內潤滑油油位正確,油質符合要求,通氣孔應暢通。 7、點動電機,驅動整個傳動機構。運轉應...
-
工業(yè)污水特點 1.排放量大,污染范圍廣,排放方式復雜。 2.污染物種類繁多,濃度波動幅度大。 3.污染物質毒性強,危害大。 4.污染物排放后遷移變化規(guī)律差異大。 5. 恢復比較困難。 工業(yè)污水COD降低的方法 1.物理法 添加絮凝劑 一般是在廢水中加入絮凝劑,然后利用格柵或其它物理隔柵工具把一部分污染物處理下來,帶走一部分有機物。 吸附法去除COD 可以通過活性炭、大孔樹脂、膨潤土等活性吸附材料,吸附處理污水里的顆粒有機物、色度??梢宰鳛榍疤幚?,降低比較容易處理的COD。 2.電化學法去除COD 電化學法處理廢水的實質,就是直接或間接的利用電解作用,把水中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質變成無毒或低毒物質。 3.微生物法去除COD 生物法是靠微生物酶來氧化或還原有機物分子,破壞其不飽和鍵及發(fā)色基團,從而達到處理目的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 除了COD之外,工業(yè)廢水還有很多成分需要去除。 常用工業(yè)廢水處理方法 1.多效蒸發(fā)結晶技術 在工業(yè)含鹽廢水的處理過程中,工業(yè)含鹽廢水進入低溫多效濃縮結晶裝置,經過3—6效蒸發(fā)冷...
-
反滲透濃水資源化回收利用探討 01、基本情況 廢水為一級反滲透除鹽裝置排水-濃鹽水。反滲透(RO)工藝制備純水的過程 中會產生濃水,其中含有各種有機和無機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可能會對土壤、地表水、海洋等產生污染;若排入市政污水處理系統(tǒng),過高的總溶解性固體對活性污泥的生長也非常不利。被高度濃縮的RO濃水以及由清洗劑、阻垢劑引入的化學物質直接排入環(huán)境,也必然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尋找經濟高效的RO濃水處理方法,對保護環(huán)境的意義重大。 02、技術路徑 2.1、概述 反滲透膜分離技術,由于它具有物料無相變、相對能耗低、除鹽效果好、處理工藝成熟可靠,設備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易于運行和管理等優(yōu)點,近幾年來在許多行業(yè)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目前反滲透技術一般的設計產水率為75%,實際產水率更低,大約會產生30%的濃鹽水。若原水是水質非常差的地下苦咸水,或者海水,濃水產生量會更大,可能達到50%。當前很多反滲透工藝產生的濃水都不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水資源和能源的浪費,同時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造成污染。 針對反滲透濃水,當前的研究主...
-
臨時控制措施主要用于控制由于臨時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脹,防止污泥流失,導致出水SS超標或污泥的大量流失。 臨時控制措施包括絮凝劑助沉法和殺菌劑殺菌法兩種。絮凝劑助沉法一般用于非絲狀菌引起的污泥膨脹,而殺菌法適用絲狀菌引起的污泥膨脹。 (1)絮凝劑助沉法 指向發(fā)生污泥膨脹的曝氣池中技加絮凝劑,增強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使之容易在二沉池實現(xiàn)泥水分離。 混凝處理中的絮凝劑一般都可以在此時應用,常用的絮凝劑有聚合氧化鋁、聚合氧化鐵等無機絮凝劑和聚丙烯酰胺等有機高分子絮凝劑。 絮凝劑可加在曝氣池的進口,也可投在曝氣池的出口,但投加量不可太多,否則有可能破壞細菌的生物活性降低處理效果。 使用絮凝劑時,藥劑投加量折合三氧化二鋁為10mg/L左右即可。 (2)殺菌法 指向發(fā)生膨脹的曝氣池中投加化學藥劑,殺死或抑制絲狀菌的繁殖,從而達到控制絲狀菌污泥膨脹的目的。 常用的殺菌劑如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鍋、漂白粉、過氧化氫等都可以使用。實際加氯過程中,應由小劑量到大劑量逐漸進行,并隨時觀察生物相和測定...
-
生物脫氮對環(huán)境條件敏感,容易受溫度變化影響。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正常生長溫度為20~35℃,低溫會影響微生物細胞內酶的活性,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每降低10℃,微生物活性將降低1倍,從而降低了對污水的處理效果。 工藝投入運行后,由于四季的交替和所處的地理位置影響,若不加以人工調控,溫度很難保持適宜。而溫度調控則會耗費大量的能源。 01 低溫對硝化的影響 溫度是影響細菌生長和代謝的重要環(huán)境條件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正常生長溫度為20~35℃。 生物硝化反應可以在4-45℃的溫度范圍內進行。氨氧化細菌(AOB)最佳生長溫度為25~30℃,亞硝酸氧化細菌(NOB)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5~30℃。 溫度主要是通過影響微生物細胞內某些酶的活性而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速率,進而影響污泥產率、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速率; 溫度還會影響污染物降解途徑、中間產物的形成以及各種物質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有可能影響到產氣量和成分等。 溫度不但影響硝化菌的生長,而且影響硝化菌的活性 02 低溫對反硝化的...
-
水泵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泵是在大約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出現(xiàn)的,阿基米德發(fā)明了一種泵,稱為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至今仍有廠家在生產。 古希臘人克特西比烏斯(Ctesibius)(公元前285-222年)發(fā)明的壓力泵是一種最原始的活塞泵。主要用來生產水柱以及從井口舉起水。(至今還保存在古羅馬時代的遺址上,如在英國的西爾切斯特(Silchester))。 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的方板鏈泵作為一種鏈泵(Chain pump)是泵類機械的一項重要發(fā)明。 1475年,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工程師弗朗西斯科·迪·喬治·馬丁尼(Francesco Di Giorgio Martini)在論文中提出了離心泵原始模型。 1588年,意大利人阿戈斯蒂諾·拉梅利(Agostino Ramelli )自費出版了《阿戈斯蒂諾·拉梅利上尉的各種精巧的機械裝置》(Le Diverse t Artificiose Machine delCapitano Agostino Ramelli)。(這部著作詳細描述了許多二三百年以后制造成功并成為商品的工具和機械設備)。其中有關于鏈泵、水泵、滑片泵的描述。 大約在1590-1600年,齒...